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相关知识点!
时间:2025-02-05 来源: 网络 阅读:次
牙髓疾病概述
(一)病因
1.细菌感染
(1)牙本质小管
细菌在牙本质内距牙髓<1.1mm轻度炎症;<0.5mm明显炎症;≤0.2mm牙髓找到细菌。
(2)牙髓暴露;
(3)牙周袋:根尖孔、侧支根管,副根管;
(4)血源感染。
2.牙创伤:
①急性创伤:牙髓暴露;
②慢性创伤:磨耗、慢性损伤,长期咬合创伤。
3.物理和化学因素(医源性因素)
(1)物理刺激:温度(耐受10~60℃)电流(相邻或对颌);过度干燥;激光。
(2)化学刺激:消毒剂;充填材料。
(3)操作损伤:意外穿髓;拔牙等。
4.其他因素:外伤和活髓保存治疗后,飞行气压急剧下降。
(二)分类
1.可复性牙髓炎即牙髓充血。
2.不可复性牙髓炎:
①急性牙髓炎:含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;②慢性牙髓炎:含残髓炎;③逆行性牙髓炎。
3.牙髓钙化:①髓石;②弥散性钙化。
4.牙髓坏死;
5.牙内吸收
(三)检查方法
1.问诊:
①部位;②发作方式;③性质和程度;④发生时间;⑤加重或减轻因素。
2.视诊;
3.探诊:
握笔式,支点,逐个检查。穿髓孔不可用力探入。瘘管:钝头探诊。
4.叩诊:金属器械的平头末端。对照牙:一般选择邻牙。
5.扪诊:口内双指扪诊—波动感、唇颊部;
6.牙齿松动度检查
7.牙髓诊断性试验(牙髓活力测验)=温度+电测试
1)温度试验:正常牙髓可耐受温度:20~50℃。
<10℃冷刺激(冰棒、四氟乙烷、氯乙烷、乙醚)。
>60℃热刺激(热牙胶一牙面湿润,变软不冒烟65~70℃)。
(1)操作方法
对照牙选择:同颌同名牙,对颌对侧同名牙。
部位:唇颊面中1/3。顺序:由后向前,先下后上。
(2)温度测验结果判读
正常:短暂,轻度的感觉反应。
敏感:一过性疼痛——疼痛持续数秒——可复性牙髓炎。
敏感:疼痛较重;持续一段时间:不可复性牙髓炎。
放散性痛:急性化脓性牙髓炎——冷缓解。
迟纯:反应轻且慢——慢性炎症、牙髓变性或部分坏死。
“迟缓性痛”片刻后才疼痛并持续:慢性牙髓炎。
无反应:牙髓坏死、牙髓变性。
2)牙髓活力电测验
确定牙髓有无活力,不能指示牙髓的病理状态。
测试牙与对照牙的电测值>10,表示牙髓活力与正常有差异。
注意事项:①先测对照牙,再测患牙;②心脏起搏器禁用。
影响牙髓活力电测验结果判读的因素
(1)假阳性原因:①接触金属修复体或牙龈;②未隔湿或干燥;③液化性牙髓,电流至根尖周;④精神紧张。
(2)假阴性原因:①镇静剂、麻醉剂或酒精饮料;②未能有效地接触釉质;③年轻恒牙;④过度钙化的牙;⑤刚受外伤的患牙。
8.影像学检查:①X线:邻面龋,应首选翼片;②锥形束CT(CBCT):维图像。
9.染色法:检查牙隐裂、2%碘酊、1%甲紫液。
10.选择性麻醉:疼痛来源不明,一般麻醉上颌。
11.透照法:早期龋和牙隐裂。